当前位置:主页 > 党群专栏 >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2-06-12 17:02     发布人:    阅读次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第七届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解放思想中开拓进取,在抢抓机遇中阔步前行,在迎接挑战中砥砺奋进,谱写了科学发展的崭新篇章,开启了赤壁新一轮大发展的壮丽画卷。  

——经济发展提速增效,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面对国际、国内多变的经济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坚持科学发展,着力培育市场主体,经济规模成倍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预计2011年,全市可实现生产总值172亿元,是2006年的2.4倍,年均增长19.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亿元,是2006年的3.3倍,年均增长27.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5亿元,是2006年的4.6倍,年均增长3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65元,年均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7960元,年均增长15.1%。多次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工业提速增效,产业多点支撑格局初步形成。预计2011年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75亿元,是2006年的3.8倍,年均增长30.5%;六大主导产业实力增强,纺织服装、机电制造两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经济开发区日益壮大,产业集聚功能逐步显现。农业稳步发展。预计2011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2亿元,是2006年的1.9倍,年均增长13.6%,连续5年粮食增产。农业板块基地面积达到144万亩,产业化组织121家,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9家,形成了一批农产品精品名牌。旅游发展步伐加速。预计2011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4亿元,是2006年的4.9倍,年均增长37.4%,三国赤壁古战场、龙佑温泉度假区、陆水湖风景区被评为国家级 4A 旅游景区,沧湖生态农业开发区被评为“国家级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赤壁镇荣获“湖北省旅游名镇”称号。  

——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五年来,通过多方筹资,累计投入近50亿元,完成了100多个城建项目,打造出“一河两岸”、“四山一渠”、青泉公园等一批城市新景观,建成区面积从200620.2平方公里提升到24.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7.6个百分点。城市供水普及率100%,污水和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从零开始分别提升到76%79%。连续三届荣获湖北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五年累计投资7.5亿元建成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完成了农村沼气建设2.1万户,以柳山湖移民新村、官塘驿镇双丘村为代表的30个新农村试点和50个“清洁家园”示范点面貌焕然一新。交通建设实现新跨越,武广高铁赤壁北站投入运营,旅游快速通道建成通车,全市公路里程达 2495公里 ,村级公路通达率、硬化率达到100%。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6.3%,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任务提前一年完成,陆水湖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荣获省级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称号。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发展活力逐步显现。在全省率先推行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纪检监察派出机构统一管理。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成立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组建招商分局,完善系列优惠政策和奖惩机制,招商引资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以钱养事”新机制进一步完善。积极推进财税金融改革,城乡财税管理机制基本形成,国库集中收付资金直接支付率达90%;成立了金融办公室,引进花旗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吴江农村商业银行、武农商村镇银行、湖北金典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城投公司经营市场化、股权多元化进程加快,资产总量增长4倍;连续五届九年荣获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得到国务院医改办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率先在全省推行村卫生室改革,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和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科技创新和科普工作力度加大,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和科普示范县(市)称号。对外开放取得较大成绩,外贸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分别是2006年的3.4倍和11.6,多次被省政府评为利用外资先进县(市)。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福祉稳步提升。五年累计新增就业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3.9%;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29.6万人次,比2006年增加5万人次;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2%,高于国家规定水平8.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2%;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并轨,新农保综合参保率达到95%;纳入城乡低保对象48552,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建设保障性住房36.15万平方米,解决了24.9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陆水湖移民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化债任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基本完成。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整体推进,三级医疗网络建设逐步完善,血防“整县推进、综合治理”效果明显。文化体育事业日益繁荣,羊楼洞村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社会管理不断创新,“平安赤壁”建设成效明显,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同时,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工青妇、人防、档案、史志、保密、工商联、老龄、残联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执行能力得到加强,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五年共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922件,办复率100%。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顺利通过“五五”普法验收,荣获首批“全国法制县(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廉政建设不断深化,源头治腐和行政执法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招投标综合监管体系基本建立,行政审批监管制度不断完善。强化效能监察、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实行“阳光行政”,政务村务公开实现全覆盖。加强部门履职尽责,完善行政服务中心职能,“应进必进”、绿色通道和“六公开”服务全面落实,经济环境进一步优化。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三万”活动、作风能力建设年、“行政服务部门企业评”和治庸问责活动,部门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明显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特别是去年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解放思想,创先争优,全力推动赤壁新一轮大发展,开启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时代进程,吹响了建设强而优中等城市的前进号角,表现出了敢于创新、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奋勇赶超的良好风貌和创业激情,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招商引资硕果累累。去年以来,招商引资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引进各类项目205个,亿元以上在建、签约项目39个,到位资金7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亿美元。投资70.3亿元的蒲圻电厂二期进展顺利,投资32亿元的香港铜锣湾国际数字MALL、投资30亿元的赤壁深圳产业园、投资8亿元的宇顺电子玻璃等一批重大项目纷纷签约,投资8亿元的长城碳素二期、投资5亿元的盛宇20万锭纺纱、投资5亿元的人福药业等一批落地项目开工建设,投资过亿的双利科技、康百杰食品等一批在建项目竣工投产。  

——园区建设生机勃勃。中国光谷赤壁产业园初具规模,华润循环产业园正式启动,经济开发区落地项目纷纷开工,车埠、赵李桥、茶庵岭、官塘驿等乡镇工业园建设迅速推进。工业园区共新征用地4500,完成货币工程量2亿元,新增落地企业28,建成投产15家,新增工业总产值近10亿元,新增税收4700万元。  

——旅游开发势头强劲。赤壁古战场二期建设规模宏大,新老景区并线运营,荣获“灵秀湖北十大旅游名片”。赤壁三国文化旅游试验区正式启动,陆水湖风景区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龙佑温泉二期、五龙山温泉、风情赤壁、羊楼洞茶生态文化产业园等项目顺利推进。气势盛大的2011三国赤壁国际文化旅游节即将举行。  

——生态新城雏形初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赤壁生态新城,完成投资1.7亿元,建设大道即将全线贯通,总投资45亿元以上的亿丰国际商贸城和北站广场地产开发群等多个商贸、地产项目落地开工,成为我市新的投资热土和新的城市亮点。同时,人民广场、迎宾大道改造和老城区建设等40多个建设项目基本完成。  

——民生事业保障有力。均衡教育深入推进,135个农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新建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33个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和行政村农家书屋实现了全覆盖。建成71个村级综合服务社、10个农村能源服务网点。投入2亿多元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抗击特大旱涝急转自然灾害取得重大胜利。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得到认真落实。  

——社会秩序和谐稳定。创先争优活动得到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的高度肯定,建立健全了“村头办公”、“部门服务周”、“3+1”连心卡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各类信访积案和矛盾纠纷,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综治维稳网络进一步健全,应急救援“轮值执勤”勤务模式在全省推广,社会形势总体平稳。  

各位代表,五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市委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市人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得益于历届党委、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得益于各级驻赤单位、外来投资商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赤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五年的风雨历程,五年的辉煌成就,成绩来之不易,荣誉属于人民。过去五年,我们牢牢抓住赤壁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同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联系点和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创先争优联系点的历史机遇,不断解放思想,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赤壁特色的振兴崛起之路。工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把中央、省和咸宁市的决策部署与赤壁的实际相结合,不断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破解要素瓶颈制约,改善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后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促民富、安民心、保和谐,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够、市场主体不足、创业氛围不浓仍然是赤壁最大的实际。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基础薄弱、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工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综合竞争力较弱;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仍未消除;人民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未来五年,是赤壁全面建设强而优中等城市、全力推动新一轮大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纵观全国全省大势,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国各地已呈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竞争态势,压力日益加剧。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勇于开拓、迎难而上,努力在新的起点上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得更实更好。一方面,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不断深化,省委、省政府实施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以及武汉城市圈战略全面推进,将赤壁纳入武汉城市圈和长江经济带总体规划,为新一轮大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和广阔空间。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赤壁经济已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正处于积蓄能量的释放期和爬坡过坎的发力期。在产业转型和区域竞争的新格局下,赤壁既具有后发地区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和生产要素成本较低的创业优势,又具有较为发达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多重优势叠加,比较优势凸显。这就需要我们倍加珍惜、积极引导,努力将一切资源要素手段集中到经济社会发展上来,把全市人民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全力推动新一轮大发展、努力建设强而优中等城市的实践上来。  

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提升经济实力、建设宜居城市、促进和谐稳定为重点,坚持工业兴市、农业稳市、旅游旺市、开放活市、人才强市,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努力把赤壁建成发展基础坚实、产业结构优化、功能布局合理、文化特色彰显、人民福祉提升的强而优的中等城市。  

未来五年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4%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6%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7%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左右。到2016年,力争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2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3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全市绿化率达到40%以上,万元GDP能耗下降20%。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十强之列。  

根据中国共产党赤壁市第八次代表大会决策部署,未来五年我们必须:  

(一)坚持科学发展,打造优势突出的实力之城。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共享发展为目的,努力实现发展质量大提升、发展规模大突破、发展速度大提高。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使经济开发区成为带动全市新一轮大发展的“火车头”、彰显经济实力的聚集区、实现转型发展的示范区。做大做强工业产业,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建设机械电子、纺织服装两个百亿产业集群和电力能源、新型建材、食品饮料等优势产业,到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00家以上,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1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0%以上。形成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配套完备、规模效益明显的现代新型工业体系。坚定不移地实施农业稳市战略,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设优质稻、优质油菜、蔬菜、水果、茶叶、楠竹、水产等特色优质农业板块基地,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到2016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70亿元,农业多种经营的比重达到65%,主要农产品加工率达到70%。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体系,努力建成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县(市)。逐步把赤壁打造为区域性的现代制造业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旅游度假中心和农产品加工中心,努力建设发展科学、基础坚实、优势突出的实力之城。  

(二)坚持解放思想,打造对话世界的开放之城。解放思想是永恒的主题,是推动赤壁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源泉,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做到敢开放、真开放、先开放、全开放。充分发挥三国赤壁文化的影响力,深入挖掘三国历史、茶马古道文化内涵,广泛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把开放包容、竞争合作、宽松开明、宽容大气的三国赤壁文化推向世界,全面提升赤壁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美誉度。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瞄准新兴产业和世界五百强企业,以更大气魄和举措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主动对接长株潭城市群,加大培育出口创汇企业的力度,努力实现自营出口企业达到50家。以开放的胸襟、全球化的视野,在竞争意识、发展机制、办事标准上寻求与国际接轨,在全省、全国和世界格局中参与竞争、谋求发展,努力建设观念超前、文化融合、交流密切的开放之城。  

(三)坚持城乡统筹,打造特色鲜明的魅力之城。以“提升城区、完善集镇、美化乡村”为重点,加快建设新城区,积极改造老城区。高起点打造赤壁生态新区、陆水湖休闲度假旅游新区、赤壁三国文化旅游试验区。加快小城镇建设,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宜、层次分明、功能多样的小城镇网络。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培养新型农民为重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建设赤壁长江大桥、武汉新港赤壁港区和107国道外迁、芳世湾大桥、陆水湖环湖旅游公路,构建内联外畅的“五横五纵”交通大网络格局。努力建设三国文化底蕴深厚、山水园林特色鲜明、现代服务功能齐全的宜居宜业城市。  

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科学规划旅游景区建设,着力培育旅游市场主体,加大文化旅游商品开发,完善综合性文化旅游服务体系。加快建设赤壁三国文化旅游试验区,积极推进陆水湖保护性开发,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温泉地热资源。全面提升“三国古战场、温泉度假、陆水湖观光”三大旅游名片知名度,打造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建设湖北旅游经济强市。到2016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60亿元,旅游人数达到560万人次,门票收入达到1.6亿元。努力建设产业基础雄厚、旅游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备、人居环境优美的魅力之城。  

(四)坚持改革创新,打造充满生机的活力之城。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促进发展。积极探索土地开发利用节约集约新模式,有效盘活城乡土地市场。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体系,着力引进新型金融机构,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深入推动银企合作。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领域。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创新创业激励保障机制,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整合教育资源,努力创办高等职业院校。加快科学技术创新与普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到2016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农业科技成果对农业经济的带动率达到50%,建成两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推广各类科技成果100项。努力建设生产要素充满生机、技术创新充满生机、体制机制充满生机、优秀人才充满生机的活力之城。  

(五)坚持传承文化,打造彰显历史的人文之城。我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三国文化和茶马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建设强而优中等城市,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文化强市建设。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打造三国主体文化,兼容并蓄开发道家文化、茶马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丰富文化内涵。大力发展公益性文体事业,丰富市民文化体育生活,加快文化与市场、文化与资本、文化与旅游、文化与城市建设的融合与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到2016年,全市文化产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风尚,着力提升市民素质,弘扬明礼诚信、开放合作、勤勉敬业、敢于竞争、大气包容的赤壁精神。努力建设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崛起、文化特色彰显的人文之城。  

(六)坚持改善民生,打造舒适和谐的幸福之城。发展社会事业、保障改善民生,富民、惠民、安民,让社会更加和谐,让人民更加幸福,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保障机制。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建立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改造农村危房。加快教育、医疗卫生、广播电影电视等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陆水湖、黄盖湖、西凉湖流域环境保护,让青山常在、绿水常流。加强社区建设,探索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立多元化动态排查、预防和化解矛盾工作机制,形成“大调解”工作格局。完善社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和救援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预防和减少公共安全事故。深入推进“平安赤壁”建设,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违法犯罪行为,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努力建设民生保障有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之城。  

三、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主要措施  

2012年是推动赤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0%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2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以上;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完成省市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围绕工业兴市,努力推进新型工业新跨越  

继续狠抓招商引资。保持和发扬招商引资的良好态势,巩固扩大招商引资成果,下大力、出硬招,继续实施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完善量化考核和奖惩兑现机制。创新招商方式,明确主攻方向,紧盯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国内外上市公司及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着力引进一批规模上档次、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大、税收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突出抓好项目落地工作,继续推行重点项目专班工作机制,切实搞好服务和跟踪,确保在建项目顺利进行,在谈项目迅速签约开工。力争亿元工业项目签约15个以上,已签约的亿元工业项目开工15个以上,重点跟踪项目100个以上。全年引进各类项目280个,到位资金120亿元。  

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实施产业倍增计划,做大工业规模总量,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320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重点扶持林浆纸、华新水泥、华舟重工、长城碳素、盛宇纺织、闽发建材、大纺织、赵李桥砖茶等项目的技术改造和扩大产能。加快推进蒲圻电厂二期、凯迪生物质发电、宇顺电子玻璃、巨龙科技、星聚印刷机械、脑酷脑动力饮料、澳森木业、金峰科技、人福药业、泛友电子、莱克斯特、天成线业、晟隆鞋业、元辰服饰、韩姿化妆品、锋源玩具及双利科技、庆峰纺织等项目竣工投产。实施“创牌上市”战略,新创省级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5个以上,成立企业上市办公室,出台政策支持推进有条件的企业上市。  

奋力建设园区平台。突破土地瓶颈制约,扩大园区建设规模,新征园区用地5000亩,加大园区投入力度,力争全年投入3-5亿元用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实中国光谷赤壁产业园,力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确保当年1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入园开工。进一步完善经济开发区、蒲纺工业园和重点乡镇工业园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启动临江产业园规划建设,确保新老园区新开工建设项目30个以上,建成投产企业20家以上,努力打造省级经济开发示范区。  

切实推动全民创业。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意见》,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力争建立1-2个创业示范园。加大信贷扶持力度,落实创业优惠政策,优化创业发展环境,支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开展评选“创业明星”活动,大力表彰优秀创业者和为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形成“干部创事业、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的创业氛围。  

(二)围绕农业稳市,努力开创现代农业新局面  

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6亿元,增长10%。新增省市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6家,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96%,重点支持羊楼洞茶生态文化产业园、利源林农、兴农科技、余家桥绿态果业等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茶叶、楠竹、蔬菜等基地优化升级,新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15家。大力发展休闲、生态、观光、体验等新型农业,新创星级农家乐休闲农庄20个。  

努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筹资1.7亿元抓好14个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八角坳泵站更新改造、陆水和双黄灌区续建配套、赤马港河道整治、五大民堤民垸修复、“小农水”重点县(市)等项目建设。整合资金1.8亿元,对新店、中伙铺、官塘驿等镇实施土地整理和高产农田示范建设,提高农业减灾抗灾能力。加快推进农村交通、安全饮水及扶贫开发建设,新建和改造通村公路 40公里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1万人,完成户用沼气和秸杆气化建设3500户。进一步加大老区、库区扶贫开发力度。  

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致富创业能力和水平。深入实施以提素质、增技能为主的教育培训工程。倡导明礼诚信、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移风易俗的新风尚,广泛开展“五好家庭”、“致富能手”等评选活动。推进文化、科技、政策、技术、电影下乡,完成各类技能培训7000人,培育农机大户50户。继续开展以“五改五通”为重点的“清洁家园”行动,推广双丘、普安等8个省级示范村经验,建成一批功能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深入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完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功能。多方式、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995元。  

(三)围绕旅游旺市,努力实现文化旅游产业新突破  

努力把旅游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支柱。改革和完善旅游发展管理体制,加快推进现有景区提档升级,突破性开拓旅游产业空间,健全旅游服务体系,努力构建以生态为基础、以文化为核心、以产业为引擎的现代旅游产业格局。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36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800万元,旅游总收入18亿元。按照把赤壁古战场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旅游精品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提高景区服务水平,争创国家级 5A 旅游景区;加快陆水湖保护性开发步伐,完成景区开发建设详细规划编制,启动陆水湖国际度假村项目建设;着力提高温泉地热资源利用效益,加快龙佑温泉二期、五龙山温泉、风情赤壁等重点项目建设。高标准、高水平谋划赤壁三国文化旅游试验区,积极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参与试验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引进10家旅游文化、高科技、生态环保和新型农业项目,重点推进周郎嘴爱情公园、松柏湖军事文化博览园、沧湖生态农业示范园、柳山湖现代农业观光园、大罗湖民俗文化游乐园等重要节点建设。全面实施旅游标准化建设,新增三星级以上宾馆3-5家,开通旅游公交专线,建设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汽车旅馆和大型旅游购物中心,大力开发特色工艺、特色食品及三国文物衍生品,形成1-2个全国知名旅游商品品牌。  

努力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向更高层次。抓住中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深化对三国文化的研究和挖掘,积极申报“中国三国文化之乡”,创作一批富有地方人文内涵的艺术精品。加快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推进“数字农家书屋”试点工作,切实加强农村社区文化阵地和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建设,积极开展文化体育活动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家庭,加大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群艺馆、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和管理力度,最大限度发挥其社会效益。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机制,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激发文化事业活力。大力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启动赤壁辉煌文化摩尔城项目建设,高起点打造赤壁古战场大型实景戏,逐步保护性开发蒲圻古城墙、羊楼洞茶马古道、新店明清古街及雪峰山、葛仙山、随阳山等人文资源,积极争取引资拍摄以茶马古道为题材的电视剧,启动建设中国茶砖博物馆和三国赤壁影视基地。力争文化产业总产值超过12亿元。  

(四)围绕宜居城市,努力提升城乡统筹新水平  

加快新城区建设,推动老城区改造。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建设生态新区,加快行政办公中心、商贸中心、安置小区、香港铜锣湾国际数字MALL、“赤壁印象”风情街、赤壁北站商务区、亿丰国际商贸城及3条主次干道建设,完善生态新区道路主骨架。抓好107国道外迁、芳世湾大桥及环陆水湖公路等城建交通项目的实施,抓紧城区战略性备用水源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老城区改造,加强背街小巷整治,突出抓好古城墙保护修复和“一河两岸”升级改造。  

精雕细琢抓节点,不断推进城市绿化亮化美化。树立“城区即景区”新理念,积极争创国家级园林城市,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实施精品示范路创建工程。启动砂子岭城市公园、龙翔山森林公园等城市公园建设。推进“一河两岸”、生态新区和城市小游园等绿化景观建设,实施“拆墙透绿、腾地建绿”工程,使城区公共绿地率提高到37%。将城市亮化工程纳入规划统一管理,实施路灯节能改造,完成城市主次干道、工业园区和背街小巷等10个街区路灯改造,使城市亮起来、美起来。  

创新城镇管理,提升城市形象。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原则,构筑城镇管理网络,夯实城镇管理基础,改革城镇管理办法,提高市民素质。完善以市为核心、城区办事处为重点、乡镇为基础、社区为配合的“大城管”工作机制,创新城管综合执法和监督考核机制,落实领导包街、部门管街责任制。开展以整治“道路拥堵、垃圾围城、广告杂乱、立面破旧、沿街为市、绿化缺失”为重点的“城市管理提升年”活动,城区污水集中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推行社区、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加快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全面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完善违法建设综合整治机制,加大“控违、拆违”力度,规范城乡规划管理秩序。严格实行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加强重点企业污染源治理,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深化陆水湖、黄盖湖等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治理,推进重要水源涵养区、湿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一体化建设。树立“全域赤壁”理念,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高标准、高起点做好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发展等规划,加快主城区建设,打造107国道、旅游快速通道两条经济走廊,壮大官塘驿镇、赵李桥镇、赤壁镇、车埠镇四个中心集镇和一批特色乡镇,构建“124”城镇发展格局。以交通、通讯、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纽带,推动公共设施向农村覆盖。投资6000多万元实施农网升级改造,新建改造省道 10公里 ,改造二级公路 20公里 ,实现通讯服务全覆盖。  

(五)围绕开放活市,努力开拓现代服务业新领域  

推进改革攻坚,扩大对外开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巩固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成果,完善“以钱养事”机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乡镇财税分成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四位一体、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深入推进“企业一套表”、网上直报等统计制度改革。加快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健全被征地农民合理补偿机制,引导农民向城镇有序转移。稳妥推进教育、科技等社会事业分类改革。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巩固和开拓出口市场,培育出口龙头企业,抓好以长城碳素、华舟重工、大印染、斯宇纺织等企业为重点的出口基地建设,力争外贸出口总额达5250万美元。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7亿美元。扩大对外劳务输出,努力使我市开放型经济跨入全省先进行列。  

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着力引进新型金融机构,大力支持银行、保险、证券、财务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落户赤壁,引进投资担保公司、财务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各1家。做大做强城投公司,提高筹资融资能力。深入开展金融服务创优活动,继续争创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和“保险先进县(市)”。进一步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强对“三农”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用足用活信贷政策。全年存款余额达到115亿元,贷款余额达到52亿元,新增存贷比达到55%,分别同比增长15%30%36%  

改造传统商贸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信息、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引进培育1-2家年销售过亿元的现代化商贸企业集团,打造赤壁商业航母。在餐饮、宾馆、酒店等传统服务行业开展技能竞赛活动。积极发展粮油、水果、茶叶、水产、竹木花卉等专业市场。加快家政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服务。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打造武汉新港赤壁港区物流中心,完成3个中心乡镇物流配送点,规划建设中心城区现代物流园。建立各类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切实为企业提供中介信息服务。加快信息技术在传统服务业中的应用及融合,扩大电子商务应用领域,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围绕人才强市,努力取得社会事业新进步  

高度重视人才在推动赤壁新一轮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人才引进机制,着力引进高学历、高技能、创新型、研发型、懂经营、善管理的各类高端人才。大力培养外贸精英、外语翻译、技术岗位能手、熟练工人、星级导游、宾馆酒店高级主管等实用性人才,以及注册会计师、律师、医师、高级教师、农技师、园艺师、城市规划师等专业性人才。开展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开发工程、企业家培养工程和各行各业技能竞赛活动。与发达地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科技交流、技术咨询、项目策划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引进人才和智力,努力营造引得进、留得住、起作用的人才集聚环境。制定鼓励创业创新、安心舒心的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为各类拔尖人才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住房、家属子女就业入学、就医以及其他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和优惠,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推动赤壁新一轮大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解决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把就业放在发展的优先位置。统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残疾人、低保对象、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和民政救助体系,巩固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成果,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救助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90%以上。着力推进教育均衡化、优质化,全面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质量提高、学生关爱和特色教育”等五大工程,继续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加快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充分发挥统计工作职能作用。切实保障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合法权益,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和慈善事业。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认真抓好档案、保密、史志等工作。

着力创新社会管理。健全新型社区管理服务体制,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和服务功能,扩大农村社区建设范围,推进农村社区化发展,发挥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服务中的作用。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建立多元化动态排查、预防和化解矛盾工作机制,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完善社会应急救援体系和消防安全处置机制,强化安全生产责任监管,争创全省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市)。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违法犯罪行为,争创全省“优秀平安县(市)”。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依法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行为。加强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抓好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工作。进一步做好对台、外事、侨务和工会、青年、妇女等工作。  

继续兴办十件惠民实事。①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皤河赵李桥、新店段、泉口湖下垸、宋河四垸堤防加固及东港湖东、西排洪渠加固工程,完成8座小(一)型、6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整治一批农村当家塘堰。②实施“菜篮子”工程。推进优质“菜篮子”基地建设,在新店、赤壁、柳山湖等镇建设3000亩优质商品蔬菜基地;在新城区新建2个农副产品集贸市场,在新、老城区各改造升级1个农副产品集贸市场。③实施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在新店镇望夫山村、黄盖湖镇老河村、柳山湖镇宝塔山村、赤壁镇周郎嘴村和沧湖开发区汤家嘴村等5个血吸虫病流行村实施蓄水养殖、水改旱工程,灭螺改孳面积2000亩。④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建成保障性住房1000套以上。⑤实施城市亮化工程。对城市主干道路灯进行更新改造,点亮背街小巷路灯。⑥继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城市排水涵闸2座,新建城市公厕5座;加快城市背街小巷改造,硬化道路4. 5万平方米 ,维修改造下水道 4000 。⑦加快城市公交事业发展。新建公交站台20个,改造公交站台30个,修建第3路公交站场,延伸公交运营线路 10公里 。⑧进一步加强平安城市建设。实施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三期工程,完成230个监控探头建设。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新建露天游泳池1个,规划建设乒羽球馆,扶持我市各类文体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⑩继续加强陆水湖水源地保护。使陆水湖整体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确保市民饮水安全。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一届政府将紧紧围绕市委决策部署,按照“坚定、团结、为民、务实、奋进、清廉”要求,提高效能、依法行政、廉洁自律、强化服务、狠抓落实,以良好形象和工作实绩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着力建设效能政府,提高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水平。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调整、清理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创新行政审批服务方式,按照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要求,进一步简化和规范审批程序和流程,努力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更多便利。切实增强“能力席位”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谋划发展、统筹协调、社会管理和维护稳定的能力。着力建设法治政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高度重视社会公众、新闻舆论和网络监督。严格依法设定和实施审批事项,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坚持重大事项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公众听证制度,使政府决策能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问责制、评议考核制和重大项目审批制。着力建设廉洁政府,筑牢反腐倡廉坚强防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十个全覆盖”工作,加大源头治腐力度。强化行政审批的全过程监控,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社会公益事业、政府收支预算等领域的信息公开。加强政府行政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健全政府采购、资产转让、项目招投标、土地招拍挂等管理制度,加大专项资金使用、政府投资项目等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审计和监察,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着力建设服务政府,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发展理念,努力形成重商、护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强化行政服务中心职能,完善行政审批机制,严格规范收费行为。强化服务意识,淡化权力意识,大力推行服务质量公开承诺制和亲切服务,落实“宁静工作日制”和“入企准入制”,重拳打击强买强卖、欺行霸市、敲诈勒索、强制性服务等破坏经济环境的行为。切实关心企业家、尊重企业家,扶持企业家,保护企业和投资者合法权益。着力建设务实政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恪守为民服务宗旨,密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扎实解决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治会风、改文风、转作风。深入开展治庸问责,切实整治“庸懒散软”等问题。进一步提高政府执行力,健全抓落实机制,把抓落实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围绕目标抓落实,狠抓落实求实效。坚决维护市委的领导核心地位,始终做到接受任务不谈条件、执行任务不讲困难、完成任务力求圆满,以良好的作风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推动赤壁新一轮大发展洪流中去。

各位代表,放眼今日赤壁,各项事业生机勃发;展望未来前景,宏伟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坚定信心,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为实现赤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早日建成强而优中等城市而努力奋斗!